首页

小刚流浪记02观看

时间:2025-05-29 15:36:07 作者: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07% 人口规模达4.4亿 浏览量:34454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37%。同时调查发现,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07%,人口规模达4.4亿。

  此前,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本次调查开展了“具备高阶科学素质”“具备科学素质”“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考察科学知识(40分)、科学方法(20分)、科学精神与思想(20分)、应用科学的能力(20分)等四个方面,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

  得分超过85分为“具备高阶科学素质”,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各维度发展均衡;得分超过70分为“具备科学素质”,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基本具备科学素质”,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不含)为“具备较低科学素质”,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协解读称,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通过分级评价,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利用分级评价结果,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开展分级评价,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30%,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07%,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7:19的金字塔式分布。

  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水平适中、应用优先三个特征。其中,规模方面,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69岁人口规模达4.4亿(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占比超过四成。

  总体来看,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科学生产生活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2022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北沧州黄骅港保税仓库正式投运

继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后,北京、深圳、上海先后发布产业支持政策。北京设立了10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上海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建设“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深圳则是借助《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优势,开展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汇聚网络正能量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王阳明在赣州有碑刻9方,书院和祠庙22处,古建筑与纪念场所21处,文献与著述200余篇。”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徐井生介绍称,更多更好的载体与空间有助于公众了解、认知阳明文化,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完成进驻 联络方式公布

3月28日电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廖小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前沿技术正重塑世界 各方应携手跨越鸿沟共建命运共同体

“中国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脱钩断链和所谓‘小院高墙’就走向闭关自守,相反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开放的难能可贵。”在开幕式主题演讲中,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必坚表达了对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看法。

2024抖音美好奇妙夜北京落幕,国潮文化点亮“最燃舞台”

11月28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11月28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